恭喜词条创建成功 2022-12-08 17:33:09
2.发病较急,初起恶寒,甚则寒战鼓颌,肢体酸楚,继则体温升高,寒解而壮热至,烦渴,头痛,面赤,最后汗出遍体而热退,如此寒热往来,休作定时。
有稻田作业、疫水接触史,始有恶寒,但高热持续不退,且发热不为汗出而减,小腿肌痛,腹股沟处核肿痛,血液培养可找到钩端螺旋体。
2.湿温(瘟)
起病较缓,无往来寒热、发作定时的特点,可见有玫瑰疹,肥达氏反应阳性,血、尿、粪培养可获伤寒、副伤寒杆菌。
3.胆瘅
初起亦有明显的恶寒发热,或寒战高热,但发无定时,且有右上腹痛、呕吐等症,可出现黄疸,血中白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。
证候:疟疾迁延日久,遇劳则作,寒热往来,倦怠食少,短气懒言,面色淡白,舌淡苔薄白,脉弱。治则:补气祛邪。主方:四兽饮加减。方药:半夏(汤洗去滑)、茯苓、人参、草果、陈皮、甘草、乌梅肉、白术、生姜、枣子。
2.阴虚邪恋证
证候:久疟不止,形体消瘦,夜热早凉。汗出口渴,或五心烦热,舌红少苔,脉弦细数。治则:滋阴搜邪。主方:青蒿鳖甲汤加减。方药:青蒿、鳖甲、细生地、知母、丹皮。
3.血虚挟瘀证
证候:疟疾反复发作,日久不愈,胁下有痞块,或胀或痛,扪之有形,头晕心悸,面色萎黄或晦暗,舌淡有瘀点,脉弦涩。治则:化瘀消积。主方:鳖甲煎丸加减。方药:鳖甲(炙)、乌扇(炮)、黄芩、柴胡、鼠妇(熬)、干姜、大黄、芍药、桂枝、葶苈(熬)、石苇(去毛)、厚朴、牡丹(去心)、瞿麦、紫葳、半夏、人参、蟅虫(熬)、阿胶(炙)、蜂窠(炙)、赤硝、蜣螂(熬)、桃仁。
[1] 久疟 ·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[引用日期2022-05-12]
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,均为原作者的观点,不代表百科网的立场,也不代表百科网的价值判断。百科的词条(含所附图片)来源互联网或网友上传,如果涉嫌侵权,请与客服联系,我们会立即进行处理。
尊龙人生就是博d88 copyright 2018-2028
baike.quwen5.cn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