恭喜词条创建成功 2022-12-31 09:33:33
圆叶挖耳草
陆生小草本。捕虫囊多数,散生于匍匐枝上,斜卵球形,侧扁,长0.6-0.,具柄;口侧生,上唇具2叉分枝并疏生腺毛的附属物,下唇无附属物。花序直立,长1-15厘米,上部具1-10朵疏离的花,无毛;花序梗丝状,粗0.2-0.4毫米,具少数鳞片;苞片、小苞片与鳞片相似,中部着生,披针形,顶端钝或急尖,基部截形或急尖;花梗丝状,长2-6毫米,粗0.12-0.2毫米,于花期开展,花后多少反折。花萼2裂达基部,裂片极不相等,密生乳头状突起,无毛;上唇圆倒心形,长1.5-2.5毫米,顶端微凹,下唇卵状长圆形,长1-1.8毫米,顶端截形或微凹。花冠白色、粉红色或淡紫色,喉部具黄斑,长3-10毫米;上唇细小,半圆形,顶端具2牙齿,远较上方萼片短,下唇圆形或横椭圆形,宽3-10毫米,顶端多少3-5浅裂,喉凸稍隆起;距钻形或筒状,常弯曲,长1-4毫米,短于或等长于下唇并与其呈直角或锐角叉开。雄蕊无毛;花丝线形,上部膨大,长约0.6毫米;2个药室近分离。
雌蕊无毛;子房球形;花柱短而明显;柱头下唇半圆形,上唇消失呈截形。蒴果斜倒卵球形,背腹扁,果皮膜质,室背开裂。种子少数,梨形或倒卵球形,长0.25-0.4毫米,种脐突出,种皮具纵向延长的网褶和倒钩毛。花期6-10月,果期7-11月。
生长于潮湿的岩石或树千上,常生于苔藓丛中,海拔400-3600米。
圆叶挖耳草
产于安徽南部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和西藏东南部。也分布于热带非洲及印度、斯里兰卡、中南半岛、马来西亚、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。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,均为原作者的观点,不代表百科网的立场,也不代表百科网的价值判断。百科的词条(含所附图片)来源互联网或网友上传,如果涉嫌侵权,请与客服联系,我们会立即进行处理。
尊龙人生就是博d88 copyright 2018-2028
baike.quwen5.cn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