尊龙体育首页 >农业 >苹婆

恭喜词条创建成功 2022-01-21 11:44:48

已收录18572个有关农业词条 已浏览200人次

苹婆

词条统计

浏览次数:1
最近更新:2022-01-21
创建者:网络

苹婆(梧桐科常绿乔木)-尊龙人生就是博d88

苹婆(学名:sterculia nobilis smith ),梧桐科常绿乔木,又称“凤眼果”,叶长椭圆形;初夏开花,无花冠,花萼粉红色,圆锥花序;果实分为四五个分果,外面暗红色,内面漆黑色。种子可供食用,种子煨熟的味道如栗子。原产于中国、印度、越南、印度尼西亚等地,在中国广东以南常植栽为庭院树,木材轻韧,可制器具。广东习俗中苹婆果实是七姐诞的祭品,若没有便会用假苹婆果实代替。由于苹婆年产量少,加上祭祀习俗熄微,故很少大量种植的果园,只有零星种植。[1]
    中文名: 拉丁学名: 别名: 界:植物界 亚界: 总门: 门: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亚门: 纲:双子叶植物纲 magnoliopsida 亚纲: 超目: 目:锦葵目 malvales 亚目: 科:梧桐科 sterculiaceae 亚科: 族: 亚族: 属:苹婆属 sterculia 亚属: 组: 亚组: 种:苹婆 s. nobililis 亚种: 变种: 品种: 分布区域: 命名者及年代: 保护级别: 中文学名:苹婆 中文别名:凤眼果 二名法:sterculia nobililis 分布:中国南部和苏门答腊

纸质,阔矩圆形至矩圆状椭圆形,长8——25厘米,宽5——15厘米。

花:圆锥花序疏散,腋生,倒垂,多花;多柄线状,秃净,花芽纺锤状;雄花萼钟形,直径约10毫米,外面有灰白色茸毛,内面红色,裂片线形,内弯,与萼管等长;雄芯柱柔弱,弯曲,雌花少数,子房有毛,具柄,5裂,花柱弯曲。蓇葖革质,卵形,长4——8厘米,宽2.5——3.5厘米,具喙,熟时暗红色,被短绒毛。花期:5月。

种子

1——5颗,种皮暗栗色,有粘质,内种皮革质,暗黑色。

果实

瞢荚果,果长约10厘米,具果柄,果皮厚,革质,成熟果呈暗红色,被短茸毛,长圆状卵形,每果种子1—5枚,多数3枚,未熟果表皮青绿色,成熟时逐渐转为朱红色,皮红子黑,斜裂形如凤眼,故称“凤眼果”。

乔木,树皮褐黑色,小枝幼时略有星状毛。叶薄革质,矩圆形或椭圆形,长8-25厘米,宽5-15厘米,顶端急尖或钝,基部浑圆或钝,两面均无毛;叶柄长2-3.5厘米,托叶早落。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,柔弱且披散,长达20厘米,有短柔毛;花梗远比花长;萼初时乳白色,后转为淡红色,钟状,外面有短柔毛,长约10毫米,5裂,裂片条状披针形,先端渐尖且向内曲,在顶端互相粘合,与钟状萼筒等长;雄花较多,雌雄蕊柄弯曲,无毛,花药黄色;雌花较少,略大,子房圆球形,有5条沟纹,密被毛,花柱弯曲,柱头5浅裂。蓇葖果鲜红色,厚革质,矩圆状卵形,长约5厘米,宽约2-3厘米,顶端有喙,每果内有种子1-4个;种子椭圆形或矩圆形,黑褐色,直径约1.5厘米。花期4-5月,但在10-11月常可见少数植株开第二次花。

食用价值

每年7—8月是苹婆的收获期,鲜种经采摘脱壳后晒干即为商品,不需特殊加工。苹婆食用部分是其种仁,食用方法多种多样,可蒸、可煮,宜烤、糖蜜及红烧等。用水煮熟后的苹婆种仁,剥去黑色外种皮,再剥去淡褐色半透明中种皮,吃食淡或乳白色种仁。去皮后的种仁质软而色白,犹如1枚小乌蛋,精致而美观,风味与板栗相似,其味微甜而香、肉爽多汁的口感比板栗更胜一筹。在广东常用于名莱佳肴的烹饪,如凤眼果焖鸡、凤眼果烧肉等,被列入“岭南名莱”。

苹婆的种子可食,煮熟后味如栗子,惜结实率不高;如能注意选育种,提高结实率,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木本粮食植物。

景观价值

树冠宽阔浓密。蓇葖果鲜红,果实可食用。宜作庭院风景树和行道树。广州极常栽植为庭院观赏树,扦插成活率高,虽大枝亦易成活。叶可裹粽。种子可食,风味仿如树菠萝子、板栗,珠三角来炆肉作菜,味极美。荚和蜜,陈皮煎服可治血痢。

树冠浓密,叶常绿,树形美观,不易落叶,也是一种很好的行道树。

药用价值

【性味】甘,温。①姚可成《食物本草》:“甘,温。”②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“甘,平。”

【功用主治】温胃,杀虫。治虫积腹痛,翻胃吐食,疝痛。

①姚可成《食物本草》:“治脏腑生虫及小儿食泥土,腹痛,癖块积硬。养肝胆,明目去翳,止咳退热,解利风邪,消烦降火。”

②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“治小儿生天婆究(小儿烂头疡)煅存性,开油搽;消热气,煲肉食。”

【选方】①治腹中蛔虫上攻,心下大痛欲死,面有白斑:罗晃子、牵牛子各七枚。水煎服。

②治翻胃吐食,食下即出;或朝食暮吐,暮食朝吐:罗晃子七枚。煅存性,每日酒调下方寸匕,服完为度。

③治疝痛:罗晃子七个。酒煎服。(选方出姚可成《食物本草》)

【禁忌】脾虚便泄者禁服。

【壮药】美果囊,美难:根治胃溃疡;树皮治哮喘《桂药编》。

【傣药】湾洪(西傣):根茎治胃痛,胃肠炎,痧症,跌打损伤,骨折,外伤出血,风湿性腰腿痛,类风湿性关节炎《滇省志》。湾洪(西傣),蛮呼阿(德傣):根治跌打损伤,骨折,外伤出血,风湿性腰腿痛,类风湿性关节炎,胃痛,胃肠炎,痧症。腹泻,红痢《滇药录》。

种子(凤眼果):甘,温。温胃,杀虫。用于虫积腹痛,翻胃吐食,疝痛。果荚(风眼果壳):平,淡。用于中耳炎,血痢,疝气;外用于痔疮。

  • 上一篇百科:
  • 下一篇百科:
  • 参考资料

    相关阅读

    声明

   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,均为原作者的观点,不代表百科网的立场,也不代表百科网的价值判断。百科的词条(含所附图片)来源互联网或网友上传,如果涉嫌侵权,请与客服联系,我们会立即进行处理。邮箱:[email protected]

    尊龙人生就是博d88 copyright 2018-2028

    baike.quwen5.cn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