恭喜词条创建成功 2022-01-21 12:53:21
羊草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。具有非常发达的地下横走根茎,根深可达1.0--1.5米,主要分布在20厘米以上的土层中。茎秆直立,呈疏丛状,具3--7节,株高50--100厘米。叶片较厚且硬,扁平或内卷,长7--19厘米,灰绿或灰蓝绿色。穗状花序顶生,长12--18厘米,小穗孪生,在花序上下两端常多单生,小穗长10--20毫米,小花5--10朵。颖果长椭圆形,深褐色,长5--7毫米。种子细小,千粒重2克左右,每公斤种子约50万粒。
羊草抗寒、抗旱、耐盐碱、耐土壤瘠薄,适应范围很广。多生于开阔平原、起伏的低山丘陵、河滩及盐碱低地。在冬季-40.5℃可安全越冬、年降水量250毫米的地区生长良好。羊草喜湿润的沙壤质栗钙土和黑钙土,在ph5.5--9.4时皆可生长,最适于ph6--8。在排水不良的草甸土或盐化土、碱化土中亦生长良好,但不耐水淹,长期积水会大量死亡。。羊草在湿润年份,茎叶茂盛常不抽穗;干旱年份,草高叶茂,能抽穗结实。羊草根茎发达,根茎上具有潜伏芽,有很强的无性更新能力。早春返青早,生长速度快,秋季休眠晚,青草利用时间长。生育期可达150天左右。生长年限长达10--20年。
羊草叶量多、营养丰富、适口性好,各类家畜一年四季均喜食,有“牲口的细粮”之美称。牧民形容说:“羊草有油性,用羊草喂牲口,就是不喂料也上膘。”花期前粗蛋白质含量一般占干物质的11%以上,分蘖期高达18.53%,且矿物质、胡萝卜素含量丰富。每公斤干物质中含胡萝卜素49.5--85.87毫克。羊草调制成干草后,粗蛋白质含量仍能保持在10%左右,且气味芳香、适口性好、耐贮藏。羊草产量高,增产潜力大,在良好的管理条件下,一般每公顷产干草3000--公斤,产种子150--375公斤。
羊草根茎穿透侵占能力很强,且能形成强大的根网,盘结固持土壤作用很大,是很好的水土保持植物。羊草的茎秆也是良好的造纸原料。
羊草除低洼易涝地不适合种植外,一般土壤均可种植。羊草种子小,顶土能力弱,发芽时需水较多,必须创造良好的发芽出苗条件,种植羊草的土地头年秋翻耙耪,第二年播种前还需耙耪,使土有灌溉条件的也可以春播。
通常每亩播种量为3~4千克,采用条播,行距为15~45厘米,复土厚度为2~4厘米,播后要及时镇压。
羊草幼苗细弱,生长缓慢,出苗后10~15天才发生永久根,30天左右开始分蘖,产生根茎。幼苗期生长十分缓慢,易受杂草复盖和干旱影响,造成幼苗死亡,因此苗期要及时除杂草,一般用人工除草,大面积栽培时可用2,4d—丁酯化学除莠剂消灭杂草,播种二年以上的羊草地,每年要铲地或拔一次大草。羊草是多年生根茎性禾草,其根茎发达,主要分布在5~10厘米的土层内,随着生长年限的延长,根茎纵横交错,形成坚硬草皮,通气性变差,生长衰弱,致使羊草产量下降,因此,当羊草草地利用5~6年以后,应采用圆盘耙或缺口重耙将根茎切断,以促进羊草无性繁殖,增加土壤通气性,保持羊草地的持续高产。
羊草主要供割草或放牧用。割草时闻的早晚不仅影响干草的产量和品质,也影响草群组成的变化。刈割过早,易便根茎中营养物质积累和新芽形成,促使杂草大量侵人,影响第二年羊草生长和产量;刈割过晚,干草品质和营养价值下降。一般以8月下旬到9月中旬为宜,留茬5~8厘米。收割时应选择晴朗天气进行,刘割后晾晒一天即可用人工或机械搂成草条,便之慢慢阴干,然后将草条集成大堆,使其含水量降至15%左右便可收贮。
(一)放牧
4月中旬株高30厘米左右后开始放牧,到6月上中旬抽穗后,质地粗硬,适口性降低,应停止放牧。通常以放牧羊、牛、马为主,幼嫩时期尚可放牧猪和鹅。要划区轮牧,严防过重放牧。每次放牧至吃去总产量的1/3左右即可。也可在冬季利用枯草放牧牛、羊、马。
(二)调制干草
以在孕穗至开花初期,根部养分蓄积量较多的时期刈割。割后晾晒,1天后,先堆成松疏的小堆,使之慢慢阴干,待含水量降至16%左右,即可集成大堆,准备运回贮藏。绿色的羊草干草,1头奶牛日喂量可达15--20公斤。切短喂或整喂效果均好。羊草干草也可制成草粉或草颗粒、草块、草砖、草饼,供作商品饲草。
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,均为原作者的观点,不代表百科网的立场,也不代表百科网的价值判断。百科的词条(含所附图片)来源互联网或网友上传,如果涉嫌侵权,请与客服联系,我们会立即进行处理。邮箱:[email protected]
尊龙人生就是博d88 copyright 2018-2028
baike.quwen5.cn所有